谷歌不定期关闭服务的做法对于互联网从业者来说简直就是令人发指!要知道谷歌已经令人发指地关闭了Google Reader(信息订阅工具)、谷歌纵横(位置分享服务)、谷歌Buzz(集成于Gmail下的社交通信工具)、Helpouts(谷歌视频平台)以及 Google Code (开源代码托管网站)等重要功能。如果你以为只有上面那些服务会被关闭,那么你就太天真了。因为最新的外媒消息显示,谷歌又将要关闭一项服务的部分功能 了!
谷歌公司今天对外宣布,公司将从今天开始逐渐取消Google Drive在线云存储服务中的网络托管服务,这一服务的最终正式关闭时间将是2016年的8月31日。
对于关闭此服务,谷歌方面表示,自从2012年推出以来,市面上涌现了一大批公共网络内容托管服务,为了更集中精力致力于优化Google Drive 的核心用户体验上,公司决定关闭这一服务。在正式关闭服务之前,Google Drive的用户现在可以托管只需要一些 JavaScript 资源和 CSS 文件的静态网站。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如果部分用户不能使用Google Drive 的网络托管功能,用户还可以选择Google Sites 服务作为临时替代品。Google Sites是一款基于JotSpot的协作编辑工具,利用Google Sites,可以帮助企业创建企业内网、项目管理跟踪、外延网、以及其它类型的定制网站。但是该服务自从2008年推出以来,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更新了。另外由于缺少自动托管的功能,用户逐渐抛弃了这一服务。
除了谷歌的服务之外,用户还有其他平台的服务可供选择,比如GitHub,亚马逊的S3 云存储服务 、 Dropbox 以及其他服务来托管静态网站。 所以对于谷粉来说,还有很多工具可以选择,不必过于忧伤。反正谷歌关闭服务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Visual Studio Ultimate 2013 旗舰版
KEY:BWG7X-J98B3-W34RT-33B3R-JVYW9
Visual Studio Premium 2013 高级版
KEY:FBJVC-3CMTX-D8DVP-RTQCT-92494
Visual Studio Professional 2013 专业版
KEY: XDM3T-W3T3V-MGJWK-8BFVD-GVPKY
Team Foundation Server 2013
KEY:MHG9J-HHHX9-WWPQP-D8T7H-7KCQG
Visual Studio 2015 企业版
Enterprise #1: HM6NR-QXX7C-DFW2Y-8B82K-WTYJV
Enterprise #2: 2XNFG-KFHR8-QV3CP-3W6HT-683CH
When you launch the ODBC Administrator, which version are you launching?
Is it:
C:\Windows\System32\odbcad32.exe
or
C:\Windows\SysWow64\odbcad32.exe ?
Try launching the “SysWow64” (32-bit) version and see if this resolves
the issue.
If it doesn’t resolve the issue, which “dbodbc9.dll” file did you
deploy? Was it:
%ASANY9%\win32\dbodbc9.dll
or
%ASANY9%\x64\dbodbc9.dll ?
Also, how did you register the ODBC driver? Did you: “regsvr32
dbodbc9.dll” ? After you did this, where did the registry entries end up
in the system –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ODBC\ODBCINST.INI
or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Wow6432Node\ODBC\ODBCINST.INI ?
累。。。。。。。。。。。
从今年5月份开始,持续火爆了近一年的微商骤然降温。微信通CEO王易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微商靠朋友圈成交的单渠道销售方式已经不奏效了,目前90%的微商都遇到了业绩下滑的问题,还有一些小品牌倒闭、代理商跑路。日化行业资深专家冯建军也表示,这个被财富神话过度包装的泡沫行业正在经历洗牌。
据南方日报报道,在今年5月召开的“中国微商达人秀论坛”上,有统计披露,目前中国大约1000万人做微商,年交易流水约650亿元。
有业内人士表示,微商主要依靠朋友圈卖东西,不仅长时间的微信刷屏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而且由于涉及利益关系,如果一不小心卖出了假货,往往会让朋友之间产生不信任感,进而渐渐变得疏远,最后变成“熟悉的陌生人”。
微商业绩普遍下滑
2014年,依靠“熟人经济”建立起来的商业生态圈让微商迅速风光起来,刘鑫(化名)是微商衍生出来的一名微营销培训师,他所在的营销公司专门为微商从业人员培训。
刘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日进斗金的暴富神话在最早一批做面膜起家的美妆微商当中很常见,由于低成本投资、门槛低,很多大学生、无业人员加入到这个群体中。但最近三个月情况却迥然不同了,去年参加培训的140个学生已有50%转行,原来一个月流水高达700万元的朋友,如今的流水只能维持在10万元左右。
王易也感觉到了明显的变化:微商突然遭遇滑铁卢,微信朋友圈的买卖越来越难做,仅5月份他就听说有5家微商品牌倒闭,还有一家公司连续两个月没有出过一箱货,老板为这个事情焦头烂额。“但在今年4月份,整个行业的情况都还不错,大家也十分有信心。”
有着7年网络营销经验的自媒体人吴伟在其博客中写道,微商行业业绩下滑超过70%。
一个更直观的写照是,很多微商原来在高档酒店召开千人订货会,但现在纷纷换成公司总部的常规培训,朋友圈晒产品的套路几乎得不到回应,一周也很难发展到一名新的下家。
有行业资深人士透露,以前一家第一阵营的微商每周会在豪华酒店开招商会,董事长的成名演讲场场爆满,现在公司把这种会议调整到每月一次,场面也不如以前壮观。
面对行业下滑,国内最大的微商思埠集团董事长吴召国8月4日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坦言,今年5月份,国内微商企业几乎都经历了销售额的断崖式下滑,思埠也下降了30%左右,堪称“黑色五月”,下滑的原因主要为市场饱和以及当时媒体铺天盖地的负面报道。
越来越多的团队流失、代理跑路、业绩下滑的消息充斥在微商耳边。8月11日,来自广西的网友小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产品卖不出去、招不到新代理,上家直接卷款跑路,她也陷入找公司要货无门、找上家要钱要不到的尴尬境遇。记者在小兰所在的微商公司官网上看到,该公司取消了33名授权总代的资格。
王易也收到过这样的消息,最近一段时间行业内流传的跑路消息明显增多,有代理手中积压的货品超过20万元。
深圳触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始人龚文祥在微博上称,接到越来越多微商代理卷款跑路、微商品牌公司转型不做、不管下面代理的私信爆料。
“杀熟”模式难持续
在微商的利益链条上,最赚钱的就是品牌所有者和总代理,绝大多数下家都是靠在朋友圈发展层层代理来得到收益。
日化行业资深专家冯建军认为,去年底到今年第一季度,微商经历了一个爆发式增长的辉煌期,到处都是一夜暴富的传奇案例,企业、个人一窝蜂地跨界到微商渠道,参与这场“全民分销”。实际上,这种模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微商,应被称作“朋友圈营销”。
“很多营销链末端的无知者都是被别人的财富故事所打动,比方说100元买进、198元卖出,利润丰厚,如果每天卖几盒收入就很可观,微商行业讲的都是这样的故事。”冯建军说,微商主要是靠中间环节的毛利驱动身边的朋友、亲戚参与,整个产业链的现象就是钱被上家赚走、货都堆积在末端。
王易也谈到,微商里不少人的买卖基本靠朋友圈成交,经过近一年的发展,朋友圈的粉丝已经对简单的产品图、文案产生审美疲劳,这类宣传获得的点赞和评论也就减少了。在模式上,产品都积压在多层级的代理手中,根本没有销售到终端消费者手里,这种杀熟模式本身就很难走远。
在易观智库分析师朱珠看来,五月以来微商业绩大面积下滑并非偶然。她表示,首先传统微商普遍采取代理分销的模式,价格几乎没有竞争优势,再次购买率低。其次,今年以来主流媒体对一些不诚信的微商夸大宣传发展代理、制造产品热销假象的做法进行曝光,再加上层出不穷的产品质量问题和传销质疑,使消费者对微商模式缺乏信心。
正因为这样,俏十岁、思埠等第一批成名的面膜品牌在快速积累了财富后开始调整策略。俏十岁生物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斌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为解决“微商”及“电商”渠道当前所面临的一系列困扰,俏十岁对微商渠道的合作伙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暂时不再增加合作伙伴数量,采取收缩战线的态度。
思埠集团则开始在线下开实体店,公司董事长吴召国在其个人认证的微博上直言,微商必须改变思路、落地零售,思埠最近会出台政策全面扶持线下店铺。冯建军分析称,微商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目前还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行业监管,但未来不会消亡。经历了前期的过度泡沫和野蛮生长后,微商将随着技术的完善和法规的健全逐步转型。
《《《
记者观察
监管缺失假货横行 自律才能救微商
◎每经记者 金喆
在基于虚拟网络的微商生态系统里,底层创业、年入百万就是一部屌丝逆袭的励志故事,为它所吸引的大部分都是有着豪车别墅梦的年轻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从今年5月份开始,这个在去年风光无比的新商业模式却突然遭遇滑铁卢,诸如业绩下滑、产品滞销、代理跑路的负面消息不断在互联网刷新。这个去年创造了600亿元规模的行业为何在一个月内突然走不动了?
一位业内人士对这种大面积的业绩下滑并不感到意外,他淡定地表示,微商的多层级代理模式只会将品牌带入一个恶性循环,它的流通环节就是一个金字塔,品牌商先发展无数个总代,每个总代找到上百人的团队,这些团队成员再发展自己的粉丝,以此类推。
很多厂商通过在五星级酒店开招商大会,给代理商打鸡血似的分享他们的创业故事,再通过海外旅游、赠送豪车等奖励措施鼓励大家多拿货。到最后,每个层级的代理商积压的货物越来越多,但厂家早已经赚得盆钵满盈,他们又开始找另一批人讲述比上一个版本更传奇的励志故事。
这位业内人士还说,末端的代理商基本赚不到钱、还得到处找人消化货物,确实很可怜。但他们当初都是被别人的财富故事打动,迫切希望多拿点货早点赚钱。
行业内有种说法,微商业绩的急速下滑就是从媒体曝光开始的。今年4月份,微商的商业模式被主流媒体曝光,涉及夸大或造假的宣传手法、产品质量问题、打传销擦边球等各种问题,广受外界质疑。
这也让不少的网友恍然大悟:“原来朋友圈买的面膜竟是这样的”……山东一家微商品牌一级代理告诉记者,在朋友圈刷心灵鸡汤、炫富图片突然就不奏效了,点赞的少了,也没有人评论,每天很难卖出产品,更不要说吸引别人来做下家。
有微商对记者坦言,以前的暴利刷屏和心灵鸡汤式的文学自励使微商上演了“忽悠术”,但监管缺失和假货横行让这种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熟人经济难以持续,久而久之,越来越理性的消费者对微商信任度不高,这也直接导致微商刷屏成交率下降、团队流水业绩下降,甚至直接导致团队解散。
这也引发了另外一个话题,那就是微商至今仍然处于监管的空白地带,不管是微信平台提供商还是各地监管部门,都未正式参与到微商渠道的监管当中。
随着越来越多从业者退出,很多微营销或者微商都在考虑转型,比如俏十岁就已逐渐缩减代理人数,开设线下专卖店来减少对线上渠道的过度依赖。还有一些品牌则与传统企业合作,在生产环节加大投入。
不管转型的结果如何,正面临洗牌的微商都应加强自律,维护行业整体的良性发展。
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就像整个社会的神经,深刻影响着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的发展。正是因为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才让互联网融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如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的金融、电信、电商、航空、政府、军工等高安全强度单位所使用的基石技术,均毫无疑问源自美国。而且,不管是个人还是机构所使用的成千上万的电脑、专业机构的网络系统和智能终端的操作系统等,无一不是采用美国的核心技术,从而为中国网络安全留下了巨大隐患。特别是在IT领域,美国的微软、英特尔、思科、IBM、谷歌、高通、苹果、甲骨文等科技巨头几乎无孔不入,在全球占有惊人的市场份额和决定性的话语权,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个人电脑或智能终端系统都是使用着它们提供的服务。
此外,现在全球互联网有13个根服务器,其中有10个在美国,2个在欧洲,1个在日本,这也让某些国家能够轻而易举来随意操控互联网。有资料显示,在中国100多万个网站或物理隔离内部网络中,65%左右有漏洞,近30%是高危漏洞,“基本上你只要下功夫,这个站或网络就能被拿下”。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前雇员斯诺登公布的秘密材料,美国掌握了100多种方法可攻破物理隔离的内部网络系统,寻常网站就更不用说了。所以,由于中国现在的互联网用户位居全球第一,大量的关键网络又十分依赖美国的核心技术,因此从本质上中国网络安全的风险特别大。
在技术优势的带动下,中国海量的信息数据单向流向美国,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让美国获得运用大数据分析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最新动态和趋势的能力。通俗点描述,就是美国的情报单位比中国有关部门还了解中国人在干什么。利用强悍的大数据分析,美国甚至可以比中国政府更清楚更早地知道,某地或某个中国群体在做什么、下一步的动向是什么、未来的想法是什么等等。这种信息失衡后的大数据大规模挖掘和分析结果,具有战略级的政治、军事、商业、社会信息情报价值,由此可让美国获得大幅超过中国的信息技术优势,因而可导致十分可怕的局面。特别是随着“棱镜门”事件的曝光,以及美国在全球率先组建网络战部队,并且在最近宣布要针对中国,这让“网络战”的最后一块遮羞布被扯掉,从而揭开了一场新战争样式的序幕。
在军事安全领域,网络空间被视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空间”,如何应对来自少数国家的网络安全威胁,保卫“第五空间”的安全,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共同目标。随着中国国力的大幅提高,自冷战结束后一直享有全球霸权的美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顺理成章”地视中国为最大“假想敌”。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美国一方面指责中国进行网络攻击,另一方面自己却长久以来大力发展“网络战”能力。据最新报道,美国“网络战”部队不但规模已超过数千人,而且其已在中国计算机网络内“数千个节点”成功植入软件或硬件后门,这等于在中国“第五空间”内埋入了大量的可随时爆炸的“炸弹”,可以在美国的操控下在最关键的时候爆炸。而且,美军网络司令部预算已从2010年的1.2亿美元增加到了2015年的5亿多美元,并且正与一直监视整个世界的国家安全局一起构建未来的网络司令部联合作战指挥中心,从而统一指挥协调美国的“网络战争”。
就是明显具有上述巨大优势,美国也并没有放下心来。特别是近一段时间来,美国政客、媒体密集炒作“中国网络威胁论”,不但无中生有炒作中国所谓“窃取”美国网络资料,还借此宣称“即将对中国展开网络报复”。显然,将中国制造成网络领域的“假想敌”,十分有利于美国网络司令部获得大量资金和显赫地位,从而再次大幅提升美国网络司令部的权利和战力。
因此来看,中国已经面临着相当严重的网络安全威胁,而且可能是世界上最为严重的。在这一严峻形势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要求在加快推进信息化的基础上,深入抓好网络安全建设,从而进一步保障国家安全。并且,对于网络安全的重视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为此习主席不惜亲自担任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组长,力争从史无前例的高度重视和抓好国家意义上的网络安全。
现在,在国家高层的统筹要求下,《网络安全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已经截止,经过综合修订后《网络安全法》颁布实施已经指日可待。这部法案的实施,将为中国建设网络强国提供制度保障,进而促进形成治理国家网络空间的长效机制。正如习主席在讲话中所说,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各国对于“第五空间”的争夺已日趋激烈,中国要想粉碎某些国家的“网络战”,关键必须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把经济增长优势转化为话语权。同时,在国家将网络安全提升到战略高度的情况下,在与国际社会共同呼吁并制定网络空间新规则的基础上,各级网络用户要在观念、法律、政策、技术、产业等方面,升级自己的治理和发展思路,配合有关部门大力确保国家的网络安全,而这也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部分!(陈光文)
当你开车行驶在路上,红绿灯会根据路况情况自动调节时长,为你提供最快的行驶路线;当你进行了体检拿到体检报告,就会有专业的理疗项目推荐;当你在为春运发愁回家路线时,根据客流和购票情况分析得出最快捷的路线安排。不必惊讶,随着云计算的发展,这些都会成真。
当前,云计算已经成已经成为互联网转型中的热点。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社交媒体、上网办事等应用已经成为方便公众生活的快捷工具。公众在网上每发表一篇评论,每购买一次产品都会留下数据痕迹,就形成了大数据,比如一家社交网站发布的信息量就超越了纽约时报六十年的数据。 IT化、数据化、平台化成为互联网时代的重要特征,随之而来,对数据计算能力的需求也日趋剧增。云计算就是建立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对公众网上行为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科学的、准确的结果,用于为商业行为、政策导向等参考。
2006年,时任谷歌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首次提出云计算。云计算正日益受到业界厂商的追捧,亚马逊、IBM、英特尔、微软、雅虎、EMC、Google阿里巴巴等大型IT厂商都已涉足该领域。现在,随着云计算理念推广的逐步深入,云计算在资源最大限度利用、IT成本可精确量化、实现更广泛信息交付等方面的优势已经得到了多数用户的认可。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正以超过3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市场规模随之呈现几何级的增长。
据互联网专家介绍,目前云计算最适用的地方莫过于公共服务,因为公共服务是积累数据和资源最多的平台,特别是政务网站上的上网办事都记载了大量的公众个人行为数据。在一般的商业网站上,大多数人留的数据可能是点评、社交、电商评论,但是在政务网站的数据却是真正关切到公众生活。当“互联网+”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层面,公众登陆政务网站进行上网办事的数据,这些数据直接关乎国计民生。如何既能利用云计算分析能力来更好的帮助政府改善公共治理,又能保护好政务的网络信息安全,成为摆在云计算前面的问题。如果一旦失控,那么云计算就可能演变成”数据霾”。
在这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早已走在了前头。放眼全球,云计算已是“大风起兮云飞扬”。比如,美国将大数据视为强化美国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把大数据研究和生产计划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并大力发展相关信息网络安全项目。2014年5月美国发布《大数据:把握机遇,守护价值》白皮书,对美国大数据应用与管理的现状、政策框架和改进建议进行了集中阐述。此外,2013年2月,法国政府发布《数字化路线图》,明确了大数据是未来要大力支持战略性高新技术,2013年6月,日本公布了新IT战略——“创建最尖端IT国家宣言”, 2013年8月,澳大利亚政府发布了公共服务大数据战略。2014年,英国政府投入7300万英镑进行大数据技术的开发。
目前,我国也已经加强对云计算安全的重视。近日,中央网信办发布了《关于加强党政部门云计算服务网络安全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党政部门采购云计算服务,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为民服务效率与水平,同时,安全风险也很突出。对此,各级党政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增强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加强采购和使用云计算服务过程中的网络安全管理。
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基础上的,这和互联网部署的两个层面即硬件等基础设施层和网站等应用层息息相关,要加强政务云计算的安全保障也必须从这两方面入手。针对政务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层,中央编办下属的政务和公益机构域名注册管理中心(简称CONAC)按照中央部署,建立了专属于我国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中文域名“.政务”和“.公益”,这两个域名都是使用我国自主运行和管理的域名系统,数据保存在我国自主管理的服务器,在全球拥有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香港和洛杉矶6个节点,从而保证了党政机关网站信息数据存放的基础设施层的安全,为利用云计算分析政务网站数据打下牢固的基础。
针对云计算的应用层,CONAC推出了服务于全国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自主研发的政务云平台大数据监测系统。利用这个平台可以对全国政务网站的网上办事效率、公众访问情况、流量分布情况等进行数据分析,就会发现哪些政策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成效,可以从政务网站的政民互通,哪些网上政务用的多,哪些用的好,为政府完善社会治理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为政府决策提供第一手科学依据,真正实现“人在干、云在算”。
政务云计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公众上网办事更方便,为政府治理社会提供最准确的数据参考,进而改良政策导向和完善公众服务。目前,政务云计算的发展还面临不少挑战,特别是涉及到敏感的信息数据更需要谨慎而为。CONAC政务云监测平台利用自主研发的硬件和应用,为政务云计算提供了一条安全、可靠的绿色通道,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为我国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6月25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业务局及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负责人对近期受到大量网民举报、网络弹窗问题突出的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负责人进行了联合约谈,要求其进行为期一周的整改。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业务局负责人指出,2015年以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接到大量涉金山公司的举报,主要涉及其旗下的金山毒霸网络弹窗服务,该弹窗存在传播淫秽色情等违法信息,违背社会公德、炒作恶俗低俗信息等行为。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业务局负责人表示,此次约谈要求金山公司依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立即对网络弹窗服务进行整改,加强内部管理和自律,整改期一周。若整改不符合要求,或者整改后继续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将进一步依法严肃查处,直至依法停止其网络弹窗信息服务,并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金山公司负责人表示,将针对网络弹窗问题切实整改,强化内部审核管理,严格依法开展服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业务局负责人表示,国家网信办将在对金山公司违法问题依法查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各类网络弹窗的日常监督管理,规范网络弹窗服务,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欢迎广大网民继续加强监督、举报,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址是:www.12377.cn,举报电话:12377,举报邮箱:jubao@12377.cn,或下载移动客户端“12377举报”,举报将24小时受理。
6月23日,国际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第53届会议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在现场,基于全新技术架构的全球下一代互联网(IPv6)根服务器测试和运营实验项目——“雪人计划(Yeti DNS Project)”正式对外发布。该技术方案将打破现有根服务器困局,为下一代互联网提供更具扩展性、安全性的根服务器体系,真正实现全球互联网多边共治。
实现全球互联网多边共治
“雪人计划”执行主席、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工程中心主任刘东。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评价“雪人计划”时认为,这是我国争取根服务器管理权行动的有意义的切入点。“雪人计划”同时得到了互联网之父温特·瑟夫(Vint Cerf)等专家的关注和支持,希望通过该项目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解决方案和运营数据佐证。
“雪人计划”由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工程中心(BII)领衔发起,联合WIDE机构、国际互联网名人堂入选者保罗·维克西(Paul Vixie)博士、互联网域名工程中心(ZDNS)等全球组织和个人共同创立,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工程中心主任刘东担任“雪人计划”首任执行主席。“雪人计划”基于第六版互联网协议(IPv6)等全新技术框架,旨在打破现有国际互联网13个根服务器的数量限制,克服根服务器在拓展性、安全性等技术方面的缺陷,制定更完善的下一代互联网根服务器运营规则,为在全球部署下一代互联网根服务器做准备。目前,该项目已获得来自中国、美国、日本、欧盟、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等众多国家组织及个人的响应与支持。今年6月底前,“雪人计划”将面向全球招募25个根服务器运营志愿单位,共同开展国际下一代互联网根服务器测试和实验运营工作。
现有根服务器数量、技术和
运营模式制约互联网产业发展
根服务器(RootServer/Root Name Server)是国际互联网最重要的战略基础设施,是支撑互联网通信的中枢。而由于互联网发展历史的因素以及第四版互联网协议(IPv4)的技术限制,现有根服务器的数量长期以来一直被限定在13个,其中10个部署在美国,其余3个分别部署在日本、英国和瑞典。现有根服务器的运营实行单边模式,特别是关键的根区文件的生成和分发也由互联网数字分配机构(IANA)、美国商务部下属的电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和美国公司Verisign掌控。随着互联网域名系统安全扩展(DNSSEC)、多语种域名(IDN)、新顶级域(new gTLD)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域名系统正在影响着各行各业,全球对承载互联网应用业务的关键基础设施和核心技术的扩展、安全、稳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说明现有根服务器系统无论从数量、技术,还是从运营模式都已经不能满足技术和产业发展需要,国际互联网由IPv4根服务器体系向IPv6下一代根服务器体系演进已是大势所趋。
“雪人计划”全球发布
打破13个根服务器困局
“雪人计划”首次提出并实践“一个命名体系,多种寻址方式”的下一代互联网根服务器技术方案,打破固守现有13个根服务器的运营者“神圣不可侵犯”、“数量不可改变”的教条,可以引入更多根服务器运营者,同时也能保证一个命名体系不被破坏,真正实现多方共治的“一个世界,一个互联网(One World One Internet)”的愿景。该项目同时得到了互联网之父温特·瑟夫博士的关注和支持,温特·瑟夫一直鼓励在纯IPv6环境下进行互联网核心基础设施的研究,希望“雪人计划”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解决方案和运营数据佐证。
据“雪人计划”执行主席、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工程中心主任刘东介绍,基于纯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根服务器研究和实验运营项目——“雪人计划”将对IPv6根服务器运营、域名系统安全扩展密钥签名密钥(DNSSEC KSK)轮转、根服务器数量扩展、多密钥签名、多根区管理等方面进行测试验证,“雪人计划”将联合全球有关机构从技术入手在试验平台上论证根服务器扩展方案,为根服务器体系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建议和依据。
“雪人计划”发起人之一、国际互联网名人堂入选者保罗·维克西(Paul Vixie)博士表示,互联网是由自治网络组成的,全球域名系统更需要自愿合作的精神,在全球互联网领域推行单边主义是行不通的,而且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现有13个根服务器就代表了一个命名系统,其实从技术角度更多的根服务器不会破坏现有的命名系统。
WIDE机构加藤明(AkiraKato)教授认为,全球正在向万物互联时代迈进,IPv6已经势在必行。在IPv4向IPv6转移过程中,很多网络设备要进行升级,尤其重要的是支持更大的IPv6 DNS报文,希望能通过“雪人计划”让现有网络设备可以更好地支持IPv6 DNS。
前欧洲网络中心IPv6主席、下一代互联网工程中心首席架构师肖恩·科尔(Shane Kerr)则表示,IPv4 MTU(最大传输单元)限制导致了现有13个根服务器的格局,“雪人计划”将在纯IPv6环境下建设,会尝试更多的可能和DNS协议的改动。
中国团队领衔发起
国际互联网根服务器技术研究
据了解,“雪人计划”的中国团队“下一代互联网工程中心(BII)”和“互联网域名工程中心(ZDNS)”多年前便开始对互联网域名系统根服务器实施方案进行系统性研究。两家工程中心围绕根服务器从国际公关交流、技术方案研究、实验验证平台建设等多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雪人计划’是合适的也是可行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认为,真正实现全球互联网的多边共治有很多工作要做,为此需要开展大量的测试验证工作,通过联合全球机构来做测试和试运营,扫清技术上的障碍,不仅可以争取到更多的支持者,还能促进在IETF等国际标准组织内相应的标准化进展。只有打开根服务器扩展大门,中国才有可能获得一组根服务器的管理权,该计划对我国网络主权和安全利好。
我国互联网重要的开创者之一、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钱华林认为,“雪人计划”是我国在根域名技术和运营方面的重要进展,是我国为国际互联网作出的重大贡献。互联网从美国产生,各国技术人员都作了很大的贡献,由于中国加入较晚,绝大部分互联网协议标准都是由国外科技人员完成的。虽然我国在网络设备方面有了较强大的产业,但在网络协议标准、互联网域名管理和运行等方面,贡献较小。“雪人计划”将有利于全球推进IPv6的部署;有利于增强根服务系统的安全性;有利于实现互联网的共管共治,把多边利益绑定在一起,避免互联网出现分裂的可能。
中国是互联网大国,网民人数达6.5亿,居全球首位,但是过去30年,我国只是互联网使用者而不是互联网规则的参与制定者和互联网根服务器的运营者。今天,在国际下一代互联网(IPv6)技术发展和美国政府宣布将国际互联网控制权移交给国际互联网民间组织管理的新形势下,我国的科研人员和企业将有机会参与国际互联网体系的技术革新,为全球互联网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参与根服务器这一互联网战略基础设施研究和运营,将对我国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具有重大意义,也将为促进国际互联网的统一、安全、稳定作出更多的贡献。
当存储空间不够用的时候,我们中的大多数转而将数据存放于云端。与其花时间纠结哪些数据有必要保存而哪些需要删除,不如直接购买更多的空间,然后将它们一股脑儿保存起来。举例来说,只需向苹果支付3.99美元的月费,也就相当于一杯星巴克咖啡的花费,用户便可以获得200GB的云端存储空间。就算我们再也不会翻阅那些老旧的照片,也还是倾向于将它们统统保存起来,因为它们不会占用实际的存放空间。只要知道它们在那儿,我们就会感到放心。让我们将这种行为称为“电子囤积”吧!
公司对待数据也有类似的态度,只是需要考虑更多,他们无法随意按下“删除”键,而是需要人手和资源实施决策过程,以便正确区分需要保存或删除的数据。只是这一过程通常没有必要而已。
此外,对于公司来说,删除数据还存在风险。万一错误地删除了数据该怎么办?万一未来需要用作调查和取证的数据被删除了怎么办?删除数据会产生更多的业务问题吗?同样的问题对于那些政客来说该怎么办呢?举例来说,乔治·W·布什的总统图书馆收藏了其任内白宫收发的2亿多封电子邮件以及大约4百万张照片,这还不算那些保存在网络存储设备上面的。
Facebook 和Twitter 目前也不会删除用户数据,帖子和照片永远存在于他们的网站上。就算Snapchat这样的服务会在一定时间之后删除帖子,但用户可以在自己的智能设备上保存屏幕快照。在多起媒体舆论风暴中,我们看到当事人拼命想要关闭自己的Twitter账号或删除旧的推文。然而,网民的评论仍然层出不穷,删除的帖子很快就出现在网络上面。
不止是在社交网络上,数据正变得无处不在。信用卡交易记录、健身追踪器上的计步数据、智能手机上收发的短信以及拨打或接听的电话,基站的漫游记录……所有这一切都能够拼凑出一个人一天的完整经历,进而推断出此人所处的地点、收入水平、健康状况等等。
那么,你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数据?
我们能够利用的手段有限。许多人都将他们的个人和职业形象以不同名字示人,但随着面部识别技术的发展,公司迟早可以将两者联系起来。此外,将数据存放在本地设备上,不在社交网络上分享,这也是一种方法。但是,这同时也会限制你的社交行为,对职业生涯也会造成影响。因此,没有十全十美的解决方案。
既然我们身边的世界已经变成这样了,我们似乎只有选择适应!